正规实盘配资平台 “淄博好人”魏兆申: 不离不弃书写人间大爱
中国山东网·新感知7月23日讯1947年出生魏兆申,是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九会村村民,面对瘫痪卧床40多年的女儿和晚年突患脑血栓的妻子,他不离不弃,以乐观坚韧的姿态,悉心照料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亲人,唤回她们对生活的信心正规实盘配资平台,在人生路上演绎着人间大爱,谱写了感人的父女情、夫妻情,先后被评为“感动淄博年度人物”“淄博好人”。
风雨来袭,他是家中的“顶梁柱”
20世纪70年代,经媒人介绍,魏兆申、段伦兰喜结连理。婚后小两口一人主内一人主外,丈夫乐观,妻子贤惠,小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很幸福,4个女儿的相继到来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。幸福的生活持续了10多年,命运似乎要考验两人,1981年大女儿因病去世,1984年的春天,6岁的小女儿魏学花患先天性脑部障碍失去行动能力,生活无法自理。面对这一变故,魏兆申没有退缩,夫妻俩带着女儿辗转多地求医,虽未如愿,却从未放弃。他说:“只要有一丝希望,就要为孩子拼一把。”2008年,妻子段伦兰突患脑血栓卧床不起,生活起居全需照料,双重重担压在肩头,魏兆申依旧挺直脊梁,他将曾经爱热闹、喜走亲访友的习惯悄悄放下,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照顾家人中,用行动诠释着“家”的意义。
悉心守护,用细节传递温暖力量
妻子段伦兰没有患病的时候,夫妻俩就是女儿的“贴身保姆”,每天帮女儿洗刷、喂饭、翻身,陪女儿说话,月复一月,年复一年,细心照顾女儿的起居生活。后来,魏兆申一人撑起照顾妻女的重担,针对老伴的情况,魏兆申制订了详细周密的“作息时间表”,标明几点起床,几点吃多少饭,几点喝多少水,什么时候上厕所,什么时候休息等。“把饭和面捣成糊状,像喂婴儿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喂,一餐要40多分钟”,这是魏兆申照顾妻女的日常。在他的精心照料下,曾经因不愿拖累家庭而拒绝进食的妻子,逐渐重拾生活信心,如今已能自己吃饭;瘫痪在床的女儿虽无法起身,却总能默契配合他的照顾,母女俩遇到熟人时,还会露出温暖的微笑,用乐观感染着身边人。
初心不改,让爱延续至岁月尽头
为了时刻守在妻女身边,确保她们得到及时照顾,魏兆申彻底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可能,家里从此没了稳定收入。魏兆申省吃俭用,自己穿的衣服多是好心人赠送,却总想着给妻女买有营养的食材;家里陈设简朴,仅有一台黑白电视,当二女婿三女婿想给家里换台新的时,他婉言拒绝:“你妈、妹妹生病已经花掉你们很多钱,钱要花在刀刃上,你们的心意我领了。”
魏兆申的事迹传开后,当地政府和村委始终关注着这个特殊家庭。镇政府工作人员定期上门走访,不仅为他们申请了特困人员补助,缓解家庭经济压力,逢年过节,志愿者们也会带着物资前来探望,帮着打扫卫生、陪老人唠家常。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,像一缕缕阳光照进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,让魏兆申感受到了温暖与支持。
如今,有了政府和社会的帮助,魏兆申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。他看着逐渐好转的妻女,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:“党和政府没忘了我们,这么多人帮衬着,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。只要我还有力气,就会一直守着她们,好好过日子。”四十余载光阴流转,从青丝到白发,他用佝偻的脊背为妻女撑起一片安稳的天地,将日常的琐碎照料化作最动人的坚守,他用行动证明,苦难面前,爱与责任能迸发无穷的力量,让平凡的日子闪耀出人性的光辉。
中国山东网记者 李晓涵 报道正规实盘配资平台
泰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